[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都有哪些战略?]
发布日期:[4:37:40]共阅[809]次

各地制造业的主要特点:总量上“东风逐渐压倒西风”,结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发达地区仍占据各地产业链高端,中国在关键技术环节和核心零部件方面仍然薄弱。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战略上一定要有雄心、虚心、恒心、耐心;高科技企业要立足自主、开放创新。


各地制造业的特点1:从总量数据看,“东风逐渐压倒西风”


各地制造业的特点2:总体结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各地制造业特点3:从价值链看,发达地区仍占高端


中国的应对策略建议


根据前述各地制造业基本特点和中国目前的状况,我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应该有“四心”:


较强,要有雄心。大国和小国不一样,中国作为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拥有相对完整的先进的工业体系,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特别在关键的技术环节必须自主可控,有自己的研发能力和制造能力,不能轻易让人卡住脖子。小国靠卖资源、发展旅游或集中发展一两个产业就可以实现发展,但大国不能。


第二,要虚心。尽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很多关键环节还较为薄弱,比如半导体领域,从设计到生产,从关键材料到生产设备,我们都离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还需要长期追赶,不能动不动就自满自大,一定要虚心。


第三,要有恒心。回顾以往,我们曾经有过制造大型民用客机的较强步实践,本世纪初又再度下决心上大飞机。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持做下去,不能随意改变决心。日韩在半导体产业上追赶的时候,初期也并不顺利,曾经亏损很多年,但后来持之以恒,今天的日韩在世界半导体领域中稳占一席之地。我国在这方面基础薄弱,追赶过程可能较为漫长,甚至出现波折或重大挫折,但一定要有恒心。


第四,要有耐心。从地区、从社会来讲,对我们的高科技产业,对相关的企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有耐心,因为这种国与国之间技术实力的追赶,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三五年就看到显著成果,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全社会都要有耐心,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不能急功近利。


上海韦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德国VET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关系企业,已经为国内很多芳纶及碳纤维等生产企业提供了项目技术咨询、工艺设备和关键部件等服务,涉及纺丝卷绕并丝、退绕、集束、整经、卷曲、超短切断等各个工艺领域。

相关关键词:

在线咨询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