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制造之后,“工业互联网”备受市场关注的又一个热词。
2018年各地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约为640亿美元,2023年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14亿美元,五年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39%,其中又以亚太地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较高。
面对偌大的市场蛋糕和增长潜力,国内外企业纷纷卡位工业互联网之战,样本企业中既有老牌制造企业、移动运营商等传统巨头,也有来自互联网领域和创业公司等新兴参与者。其中,美的集团、海尔、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巨头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解决方案、应用落地等多方面不断探索,布局和研发都正不断升温。
爆发前景与骨感现实
从时间上来看,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较早诞生于美国。2012年,以美国通用电气企业GE为代表的企业确立了工业互联网道路为制造业升高等路径。2013年4月,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
从去年年底开始,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始成为我国政策的新焦点,来自地区层面的消息不断利好。《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政策密集出台,业内预计工业互联网将迎来爆炸性增长。
实际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与整个制造行业的转型升高等密切关联。据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技术驱动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的生存关键,当消费升高等愈演愈烈,下游用户对工业产品的个性化、供应效率、周转速度的要求必然水涨船高,各类产品迭代速度也会加快,这都会倒逼整个产业对工业互联网产生更多需求。
要解决传统制造业的典型挑战,归根结底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企业的敏捷和精益水平。由于工业互联网可以把实体、信息、业务流程和人员连接起来,借助数据分析、优化决策,所以降本、增效、保质成为可能。
上海韦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德国VET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关系企业,提供项目技术咨询、工艺设备和关键部件等服务,涉及纺丝、卷绕、并丝、退绕、集束、整经、卷曲、超短切断等各个工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