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物联网方兴未艾之际,工业互联网已经悄然崛起。工业互联网融合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使用现有的传感器数据,机器对机器通信,以及自动化技术。其背后理念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工业,能比人类更准确的处理、传递数据,为企业节省时间和金钱,实现工业产出和效率较优。据估算,到2020年各地工业互联网年产值将达到2250亿美元。
我国的航天工业企业正在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成为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领域的先锋。
工业互联网将解决“三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里我们才刚刚开始,工业互联网未来将一定会改变整个制造业,甚至整个工业。当前我们地区所面临的较大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哑”问题,哑岗位、哑设备和哑企业。我们说这个“哑”并不是像聋哑人的“哑”。这些岗位、这些设备、这些企业不能在线,不能通过线上与其他岗位、与其他设备、与其他企业进行协同。这是阻碍我们地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等等这些目标实现的较大的障碍。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有更多的企业可以在网上共享资源、共享设备,协同工作。这样会使得我们地区的制造业发生一个巨大的变化。
智慧云制造概念如何而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我们地区在数字化制造方面确确实实提高了不少,但是从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面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和差距。怎么办呢?我们就想到把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和制造技术结合起来,来解决我们制造资源和能力。
第二,制造技术也往智慧化上走。比3D打印出来了,比如说智能机器人、智能设备等等一些新材料。特别是人工智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像机器学习、群体智能和人机融合的智能等等方面。
所以,我们就提出了智慧云制造,以航天云网为例,它就是智能制造云系统的雏形。它就是一种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制造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