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是历史趋势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并非现在才出现,从某种程度上看,人类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是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的进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贸易水平的限制和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融合方式有明显区别。
总的来看,虽然工业化早期就会出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简单结合,但普遍出现融合趋势则一般发生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在融合程度上,受技术进步和业态创新的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层次不断加深,由初期的浅层次结合,逐渐发展为深层次融合。值得注意的是,新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对融合发展的需求更强、更容易实现融合。在融合的具体路径和形式上,表现为产出融合和投入融合。产出融合,是指制造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之间的融合,最终产品是包含实物产品和相关服务的“产品包”;投入融合,是指专业化的服务要素深度参与到制造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工业化初期,制造业产品一般不会包含相应的服务,产品附加的服务和产品本身完全隔离,能否提供相应的服务与产品本身的生产、销售以及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等,没有明显的关系。在制造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对服务的需求也比较少,一般是通过内部提供的方式得到满足。但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特别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制造业需要更为专业的服务要素供给,由此,专门的服务企业或者从制造业中剥离出来的服务部门,成为制造业服务要素的重要供给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产品中“制造”和“服务”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目前,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投入融合已经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服务要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更加显著。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家电、汽车、通信设备、消费电子、工程机械等产业率先出现不同程度的服务化转型;设计、研发、实验等专业化服务,检测、维修、部件定制、工程总承包、交钥匙工程、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优化等,是当前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当前,我国一批领先的制造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服务来增强企业竞争力,服务质量的差异化也对提升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上海韦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德国VET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关系企业,基于10多年来我们和欧美各主要设备制造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及近年来中国在芳纶、碳纤维等特种纤维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VET公司已经为国内很多芳纶及碳纤维等生产企业提供了项目技术咨询、工艺设备和关键部件等服务,涉及纺丝、卷绕、并丝、退绕、集束、整经、卷曲、超短切断等各个工艺领域。